我国关于翻译的记载可以追溯至距今3000余年的周朝,但直到明朝,我国官方才设立翻译人才培养机构。在中国古代,由于“译者不如作者”观念的存在,译者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交往需求的增加,翻译活动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译员地位也随之提高。近年来,人工智能浪潮逐渐风靡全球,智能同传在各大会议上的频繁亮相不禁引起译员恐慌,“机器翻译能否取代人工翻译”已成为翻译界的热门话题。
1、译前编辑与译后审校
不同语言在语法、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机器翻译尚无法做到零差错转换。例如,汉语重意合,往往省略主语,有时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达也比较隐晦,而英语重形合,句子结构通常比较完整。由于机器翻译无法分析句意和语境,在汉译英时,译者需在译前根据上下文联系判断句意,适当补充主语和逻辑连词,以辅助机器翻译。此外,基于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异同,译前编辑还可以包括调整词序、简化句子结构、消除歧义等。另一方面,现有机器翻译无法理解文化、语境、修辞和风格,如果将原语言中的文化现象直译过来,译文可能无法实现原文效果,甚至可能造成理解有误。为避免影响读者阅读体验,译者可以承担机器译文的审校润色工作,对目标读者难以理解的文化现象添加注释或寻找目标语言中对等的文化现象加以替代。
2、创译
创译作为人类想象力的标志性产物很难被机器翻译代替,是一块绝佳的高地。“创译是在目的语系统中,对源文本进行编辑、重组、创造性重写、创意性重构等的转述方式,实现目标话语的表达性和目的性的文本。”创译适用于旅游公示语、术语、诗歌、广告等的翻译。既要实现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又要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求。诸如“忠实性叛逆”“省译”等翻译方式都是创译的手段,而这种手段经由人类译者才能更好地实现。创译无疑是优秀译者的上佳选择。
3、 产品内容管理
全球经济的开放融合已成为当前主要趋势,201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高达30.51万亿元,同比增长9.7%,再创历史新高。由于文化差异,产品的国际化不仅限于将相关信息译成目标语,还需根据目标市场适当增加新的文化因素,以迎合目标用户。在多年外语学习过程中,译者已获得了对一国文化的快速掌控能力,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可以根据目标文化的历史和风俗等提供产品国际化建议,例如,虽然瘦脸、美白等手机拍照功能在中国市场很受欢迎,但欧美人对这些美颜功能的需求并不多,国内手机制造商在进军欧美市场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同时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不同产品在不同国家的推广软文也有所不同,译者可以从事广告软文方面内容管理工作。日本丰田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宣传语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而在美国市场的宣传语为“Not all cars are created equal”,这借用了美国独立宣言的“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较易引起美国消费者共鸣。
4、辅助人工智能翻译工具研发
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机器翻译工具的研发一方面需要技术人员进行算法设计、数据处理工作,另一方面词法、句法等语言分析工作也离不开语言人才。语料库是人工智能翻译工具研发工作的有力支撑,其中存储了大量现实场景中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必须经过词语切分、词性标注、句法分析等系统加工整理,从而方便语言工作者从中提取语言规律,为人工智能机器翻译研究提供语言层次依据。此外,翻译工作者通过了解翻译记忆库、术语库的原理和作用,实际操作计算机辅助翻译和机器翻译工具,将其用户体验与以往人工翻译经验进行比较,发现人工智能翻译工具的优缺点,协助提高其准确率和速度,同时翻译工作者还可从自身翻译需求出发,从事翻译记忆库和术语库创建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1]石晨.人工智能趋势下翻译工作者的角色转型[J].科技资讯,2020,18(19):6-8.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01-9853-5806. [2]杨卓,张煜琳,魏玮,等.人工智能影响下人工翻译的现状与未来[J].海外英语,2022,(13):45-48.